前言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浪潮,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而且博大精深的悠悠文明;纵横两万里的神州
大地,聚集了炎黄子孙卓绝超群而又叹为观止的灼灼智慧。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丰富多彩,无论文学
、历史、经济,都曾经名冠世界、独领风骚。回望历史,那是一部令龙的传人为之骄傲的国学经典。
从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到现在的“国学热”,体现的都是作为华夏民族的后裔对于传统
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对国学的重温和挖掘,正是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
的重新定位,可谓意义深远。那么,“国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广义上而言,中国古代和现
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等都
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传承中国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促进
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文化之桥和
心灵之桥。纵贯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国学知识应为每位国人所熟知,然而泱泱国学汗牛充栋,即
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轻松地学习国学,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以清晰的条理、简洁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传统国学知识,融知识性、趣味性、全
面性于一体。阅读此书,可以使您在国学文化广袤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
的精髓,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成为拥有中国优秀传统底蕴的文化达人。
内容概要
纵贯中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国学知识应为每位国人所熟知,然而泱泱国学汗牛充栋,即使穷尽毕生
之力,也难通万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轻松地学习国学,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每天学点国
学常识》,以清晰的条理、简洁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传统国学知识,融知识性、趣味性、全面性于一体
。阅读此书,可以使您在国学广袤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掌握传
统文化的脉搏,成为拥有中国优秀传统底蕴的文化达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文化·教育常识
中国为何被称为“华夏”
汉字的发展历史
周朝的主流文字——金文
何谓大篆、小篆
帛书和简牍——古代特殊材料的书
隶书是谁发明的
“草率”到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草书
宋体字不为人知的故事
唯一“活”着的古文字
文房四宝
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
“六书”不是书
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何为道
纪律严明的墨家思想
法家思想:因法制而扬名
神奇的阴阳学说
五行:金木水火土可以左右的世界
天人合
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
古代神话
先秦散文
汉赋
南北朝民歌
唐诗
宋词
志怪小说
什么是“唐传奇”
何为“话本”
章回体小说
元曲
明清小说
乐府双璧
图书的由来
珍本、抄本、孤本
书的几种版本
古人写作的体例
史书的种类
蓝本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初唐四杰
唐宋八大家
元曲四大家
“红学”的由来
太学——古代最高的教育机构
科举制度
科举四宴
连中三元
状元、榜眼、探花
古代有多少状元
古代教师的称谓
学生为何称“桃李”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图书馆的由来
官学
贡院的由来
国子监
古代的专科学校
私塾
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
六艺
律学
算学
画学
音乐学校
贵族学校
杏坛讲学
清代七大藏书阁
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第二章:华夏大地上的民族风情——民族·地理常识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族徽“龙”的诞生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的别称
“支那”的原意
历史上四次民族大融合
汉族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族名的由来
雪域高原上的民族——藏族
今天的苗族是如何形成的
瑶族的民族流变
佤族的发展历史
布朗族的“汉化”过程
土著民族的进化——土家族的发展历史
高山族的变迁和发展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
朝鲜族的民族历史
地图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百越
河东
山东
东北
关中、关西、关东
江东
三秦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傣族的泼水节
白族三月街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的民族盛会
坟墓周围种柏树的由来
求签
大门前为何用狮子把门第十一章:丰富多彩的魅力中国——传统艺术
丰富的剧种
南戏
川剧变脸
评剧
五音
六代乐舞
大曲
八音
楚声
古琴
《高山流水》
《广陵散》
《胡笳十八拍》
《梅花三弄》
《春江花月夜》
《霓裳羽衣曲》
木偶
皮影戏
双簧
楷书之祖——颜筋柳骨
丹青
中国画
中国画的基本画种
写意与工笔
仕女画
顾恺之
阎立本
吴带当风
《历代名画记》
《清明上河图》
风流才子唐伯虎
郑板桥
新安画派
扬州八怪
版画
指画
年画
连环画
瓷器
青花瓷
宋代五大名窑
陶都宜兴
景泰蓝
青田石雕
木雕
象牙雕刻
‘云锦
四大名绣
剪纸
泥人张
鼻烟壶第十二章:中华五千年的智慧之光——医药·科技常识
中医
古代的医院
太医院
“悬壶济世”一词的由来
医生为何被称为“杏林”
青囊是什么意思
坐堂医
医生为何称“大夫”、“郎中”
中国古代的女医生
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
悬丝诊脉真的可以看病吗。
中医里的五行
针灸
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中药
中药之乡
神仙草药——刘寄奴
“车前草”之名的由来
五禽戏
八段锦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药王孙思邈
医圣张仲景
神医扁鹊
外科鼻祖——华佗
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
寒杂病论》第一部脉象诊断学著作——《脉经》第一部药典——《唐本草》
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最早的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最早的临床百科——《千金方》
药物百科全书——《本草纲目》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藏医秘笈——《四部医典》
“科学技术”一词的由来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古代最早的数学文献——《尸子》
《周髀算经》——古代数学教科书
Related Posts:
新东方中文教学 王亚玲-语文—新东方第八届万人测每日一题 0:11:28 向丽君-语文—新东方第八届万人测每日一题 发布:2016-03-28 播放:20 0:07:31 王亚玲-语文—新东方第八届万人测每日一题 发布:2016-03-28 播放:47 0:05:38 刘梓言-语文—新东方第八届万人测每日一题 发布:2016-03-28 播放:18 0:06:57 李侃明——数学—新东方第八届万人测每日一题 发布… Read More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梗概1 前言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浪潮,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而且博大精深的悠悠文明;纵横两万里的神州 大地,聚集了炎黄子孙卓绝超群而又叹为观止的灼灼智慧。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丰富多彩,无论文学 、历史、经济,都曾经名冠世界、独领风骚。回望历史,那是一部令龙的传人为之骄傲的国学经典。 从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到现在的“国学热”,体现的都是作为华夏民族的后裔对于传统 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对国学的重温和挖掘,正是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 Read More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梗概3 辛亥革命 袁世凯称帝 五四运动第六章:朝廷那些事儿——王朝·皇族常识 三皇五帝是指哪些人 中国各朝代名称的由来 夏朝的建立与衰亡 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二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立子杀母是怎么回事 汉武大帝刘彻 三国魏晋时期的后妃制 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太子 杨广杀父之谜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赵匡胤传位之谜 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估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明成祖迁都北京 木匠皇帝——朱由校 悲情皇帝——崇祯 故宫为何又叫“紫禁城” 清朝的… Read More
每天学点国学常识-梗概2 勾股定理的发现 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几何 算盘的产生 伟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 《农政全书》 农学专著——《齐民要术》 养蚕种桑 脚踏纺车 木工祖师——鲁班 水车 水磨 古代的播种机 指南针的起源 火药的产生 蔡伦造纸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地动仪 漆器 制盐 制糖 灌钢 炒钢 造船 温室的起源第一次火箭载人飞行尝试第十三章: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 … Read More
【视频】古诗新唱 古诗新唱 请点击---------,,, ·春日(朱熹) 5月22日 ·秋夕(杜牧) 5月22日 ·别董大(高适) 5月9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5月9日 ·游子吟(孟郊) 4月27日 ·望洞庭(刘禹锡) 4月27日 ·江雪(柳宗元) 4月27日 ·泊船瓜洲 4月20日 ·商山早行 4月20… Read More
蒙学国学 蒙学 即在蒙馆学习的教材和内容,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教材。由于现代教育已经接触不到这些内容,故整理于此。 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国学经典,带注音注释,是教育孩子、自我提升不可多得的典籍。 在设置中修改背景色、切换繁体显示,长按内容复制、分享。 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