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学会格律诗
(2010-08-28
18:43:16)
基层、网上的朋友以及我的几个学生经常问我,怎样才能写好诗?好诗有哪些标准?怎样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些提高呢?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见解和主张。
怎样才能写好诗?
首先确定一个题材,题材要新颖。然后择韵,择韵很关健,他通常会决定一首诗的优劣。起句要耳目一新,不落俗套,中间要善于铺叙,夹叙夹议,但要不露痕迹。对句工稳,张弛有度。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尾联一定要有寄意或感悟。注重结束语,历代许多大家的观点都是极一致的。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见解和主张。
怎样才能写好诗?
首先确定一个题材,题材要新颖。然后择韵,择韵很关健,他通常会决定一首诗的优劣。起句要耳目一新,不落俗套,中间要善于铺叙,夹叙夹议,但要不露痕迹。对句工稳,张弛有度。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尾联一定要有寄意或感悟。注重结束语,历代许多大家的观点都是极一致的。
写好诗一般有哪些标准?
1;意境;作者必须独立完成立意造境,意境可以采用情景双兼的手法。2.词采;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语言能力,高超的想像空间,且表达自如。3;形象;诗应主旨分明,形象生动。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指。4;寄兴;也就是寓意。古人云,诗言志。诗为心声。就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与强烈的思想感情充分地展示出来。
好诗应具备哪些特征?
1、诗情;诗中应有的情致情调。也就是主情。它可以表现为旷达,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挚。俗语说:不能感动自己,何以感动他人。
2、诗意;诗中应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它的语言是优美的,它的层次是分明的,它的脉络是清晰的。他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
3、诗味;他首先又牵涉到诗情,情味一定要厚重,又要自然,更要巧妙地化有形为无形。它融情融物于一炉,使人看不到,摸不到,但细细品味却又能领悟得到。
好诗应具备哪些特征?
1、诗情;诗中应有的情致情调。也就是主情。它可以表现为旷达,也可以描摹成悲情,但作者一定要感情真挚。俗语说:不能感动自己,何以感动他人。
2、诗意;诗中应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就是尚意。它的语言是优美的,它的层次是分明的,它的脉络是清晰的。他的意象是理性和有形的。
3、诗味;他首先又牵涉到诗情,情味一定要厚重,又要自然,更要巧妙地化有形为无形。它融情融物于一炉,使人看不到,摸不到,但细细品味却又能领悟得到。
4、诗趣;诗人以灵动的触笔,充满个性化的色彩来表现的一种审美情趣。来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5、诗旨;主题应鲜明,形象要生动,发言遣意必须迥异于常人,并蕴含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震撼。
6、诗品;大凡好诗,必有风骨、格调和神韵。而俗诗几乎没有。好诗通常为人赏析,也常为诗家、诗评家品鉴。
5、诗旨;主题应鲜明,形象要生动,发言遣意必须迥异于常人,并蕴含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震撼。
6、诗品;大凡好诗,必有风骨、格调和神韵。而俗诗几乎没有。好诗通常为人赏析,也常为诗家、诗评家品鉴。
7、诗风;同兼几种风格的诗人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诗风反映的是作者的自身修养、精神面貌、处世态度以及孕含的人生哲理。大致可分为旷放、豪逸、幽愤、蕴籍、冲淡、清婉等等。也有的诗家诗风较平易,随机,不在此列。只要是见功力、见丰采、见骨概,都是佳章。
诗有哪几种修辞手法?
一般来说,诗有赋、比、兴等修辞。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就是叙述陈说。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就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作引伸,就是借物或景以开头,也可用作结束。
初学诗者,苦于无人指点,又不能无师自通。我提两点经验之谈,一是仿作,仿作就是仿前人或时贤之作,套用其韵,摹其意,再营造新的意境,然后脱体。二是反作,也就是反古人或今人意作,反作就是内容和形式与原诗基本相同,而持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别出新裁,会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些都是能迅速提高水平的良方。作诗大概不外乎为情造文或者为文造情两种,随兴抒怀,随怀造境,意笃情真,令人咀嚼仍觉口舌留香,方是真诗,真诗人。
凡谓杰构,必有佳句、警句。佳句风雅神秀,耐人寻味,警句寓意迥远,发人深省。若无佳、警句,虽文脉通畅,语法自然,亦空有躯壳,实无魂魄,终非大家之面目也。
诗有数忌;
诗之忌讳颇多,简要说说几点;
初学诗者,苦于无人指点,又不能无师自通。我提两点经验之谈,一是仿作,仿作就是仿前人或时贤之作,套用其韵,摹其意,再营造新的意境,然后脱体。二是反作,也就是反古人或今人意作,反作就是内容和形式与原诗基本相同,而持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别出新裁,会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些都是能迅速提高水平的良方。作诗大概不外乎为情造文或者为文造情两种,随兴抒怀,随怀造境,意笃情真,令人咀嚼仍觉口舌留香,方是真诗,真诗人。
凡谓杰构,必有佳句、警句。佳句风雅神秀,耐人寻味,警句寓意迥远,发人深省。若无佳、警句,虽文脉通畅,语法自然,亦空有躯壳,实无魂魄,终非大家之面目也。
诗有数忌;
诗之忌讳颇多,简要说说几点;
1、忌一派胡言,毫无事实根据,夸大其辞,狂吹乱赞。
2、忌拾人牙慧,前修时英,用心描摹,易成画虎类犬。
3、忌空洞无物,道理说了一大堆,仍不知所云何事何物。
4、忌人云亦云,他人所言,不加分析,毫无主见,一味附和。
6、忌文不对题,命题写此,着力却在写彼,条理和脉络异常混乱。
7、忌生拼硬凑,偶见他人佳作,手就痒痒强要和之。酝酿尚不成熟,匆匆急就,自我感觉都是在凑韵。
8、忌无病呻吟,生活优裕,偏好风雅,殊无半点诗兴,强作愁情。
9、忌格调低下,人格龌龊卑劣,语言粗俗,又好叫嚣,此种人,此等诗最不可恕。
诗,并不是深奥的不可探询,诗有法,而也无法。从无法到有法,是不知到知的过程。从有法到无法,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我们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知道要把根基打扎实,只有根基扎实了才可以变换。诗也如此,不管你写现代诗歌,还是写古典诗词,必须要了解他的产生和历代的演变。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诗歌并不例外。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韵文。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最初的诗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源、始末的。诗歌并不例外。如所周知,诗是一种可以歌咏的韵文。诗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起源于劳动。它是为协调劳动节奏而产生的。最初的诗歌,是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旧诗起初也是如此。
在文学史上,一般提到旧诗,都把它分为两种体裁,即"古体诗"和"近体诗"。这所谓古体诗和近体诗,并不完全是以时代而划分的,那只是一种体裁的叫法。大家不要在字义上引起误会。至于新诗,即白话文的自由诗,不在旧诗之列,也不要误会它是近体诗。
所谓近体诗(又称近体诗,那是古人的叫法),这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们由齐、梁时代的"新体诗"开始由不大讲究规律的诗格,转入极度讲究的了。诗人沈约在这一方面,建立了一套音的理论,首先就奠定了律诗的基础。初时只限于五言,七言是由唐代人所创造的。
到了唐以后,诗形成特定的格律,一首诗的构成,韵脚,平仄,对仗等,这其中包括了音律,铿锵之音要顿挫有力,读之余味未了。
到了近代,胡适提出了改革旧体诗,提倡新诗,而自己却时常写旧体诗,这说明了中国的诗歌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光辉夺目的,是抹杀不了的,中国人的思想如水一样,在创新的过程中,近代毛主席的诗歌可谓典范,但他也是在传统上(既格律不变)创新,就是现代人不要拿现代的事物和眼光看古人,也不要拿古人的东西和现代比较,惟有不变是诗之精华凝练,含蓄。如果今人写诗词,写风花雪夜我敢说没有人能超过唐宋,而如今我们不能被外来的所谓“快餐”文化所俘虏,要把国学发扬广大,必须在传统上创新,写一些现代东西,(但诗之有型,我们不能抛弃格律,不然就不论不类了)。
到了唐以后,诗形成特定的格律,一首诗的构成,韵脚,平仄,对仗等,这其中包括了音律,铿锵之音要顿挫有力,读之余味未了。
到了近代,胡适提出了改革旧体诗,提倡新诗,而自己却时常写旧体诗,这说明了中国的诗歌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光辉夺目的,是抹杀不了的,中国人的思想如水一样,在创新的过程中,近代毛主席的诗歌可谓典范,但他也是在传统上(既格律不变)创新,就是现代人不要拿现代的事物和眼光看古人,也不要拿古人的东西和现代比较,惟有不变是诗之精华凝练,含蓄。如果今人写诗词,写风花雪夜我敢说没有人能超过唐宋,而如今我们不能被外来的所谓“快餐”文化所俘虏,要把国学发扬广大,必须在传统上创新,写一些现代东西,(但诗之有型,我们不能抛弃格律,不然就不论不类了)。
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怎样区别平仄,因为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去的。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部份入声字识别出来就可以了。因时间有限和能力不足,可能会出现错误和缺漏,恳请批评和指正。
如果大家实在感到这个太难,那就用普通话来写。基本上把一声二声归于平音字,把3声和4声归于仄音字。韵也要采用中华新韵,不能用平水韵,因为平水韵适合写近体诗。
区分:
一:凡b、d、g、j、zh、z六声母的第二声字(鼻属于去声四寘除外),都是古入声字。
二:凡d、t、l、z、c、s等六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入声字,都可从国语的读音来加以辨识,能如此,则对于诗的格律,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法,从发音上去区别,例如:阁发音发音短,舌头中间部分上抵舌尖下卷。还有就是入声字感觉发音需要舌头用力,这是我常用的分辨。具体大家自己摸索。
诗的种类:
一: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杂言诗。又分古体诗、入律古风、乐府、歌行、赋得、集句、联句、词曲、绝句、律诗。
二:古风用韵相对自由,平仄也一样。
三:词有词谱,平仄无拗救之说,只需要按照词谱来填即可。
四:绝句、律诗;首先是韵脚,首句可用可不用,偶数必须用韵,(韵表:平水韵,中华新韵,词韵:词林正韵)只要对照韵部即可,一首诗不可换韵部。(律诗首句可压邻韵,尾联也可)用韵规则,偶句用了平声韵,奇句尾字用仄,偶句用了仄韵,奇句用平声字。
五:平仄四种常规格式万变不离其中,1/3/5 不论、2/4/6分明是基本,在奇数句子上最适合。每句后三个字不可三仄或三平,每句里面要有两个平字相连,这样就不会出现狐平和孤平。
六:尽量避免重字在一首诗里出现。
七:绝句一般不采用对仗,也有起句不压韵,承句对仗的。律诗首尾可不对,颔、颈二联必须对仗,颔联不对首联对,称“偷春格”。基本有八种对法,初学着宽对、工对,流水对叠字对、反对最适合。
九种:
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雨、水和花、露和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沧为苍与蓝相对。
5 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 反对: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 错综对: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扇面对: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叠字对: 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八:绝句律诗都采用,起承转合,一首诗,在确定了主题(立意)并且选择好题材后,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安排这些题材来更好地表现主题。一般要求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题材主次分明,有起有结地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成一首完整的诗篇。说白点,就是玩文字组合。
古人论诗的章法,多主起、承、转、合。起是发端。承是承接。转是转换。合是结束。一章之内,起结转换皆应随意而发展,不可离题过远以致脱节。切记不可脱离主题。起句一般点题为主,有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可根据自己的构思和题目来写,切不可死套,承:接上句的起句。要衔接的上可铺述,一般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转句:就是承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也可从正题上转入意境,情景上,转句非常重要起承可直白,但转和结句(合句)一定要好好把握去写。打个比方,像你心爱的人表白,你怎得斟酌怎么去表白用什么样的语言打动她吧,诗也一样,多推敲,多修改。
初学要旨
一:贵有新意。二:律绝之诗切忌意杂。三:辞意最忌相碍与犯复
大家别老模仿前人写的,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不然,你写的东西,大家都不知道是在看前人的作品还是在看你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诗和琴棋书画秘不可分,琴:音乐也,棋:围棋布局,书:书法。画:形神,诗留余味,画留白,诗也一样。又像写散文,形散而神不能散,形我们可以理解为形状,比喻,修饰。神:意也~形也~精髓也所以建议大家多看别人或者古人写的资料,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怎么修改诗:
1:诗是浓缩的、取其精华,一首诗写好以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从主题的中心思想上去修改,删除离题的词,争取把每个字都能为主题服务。
2:一首诗里不要过多的使用叙述句,特别是抽象的叙述句在说明应交待的事项后,应多用形象化语言、比拟手法。
3:一首诗里不要出现雷同的词语和意思。
4:平仄不和理时:必须调平仄,方法有三:(1)换同义词或能代替的词,如中国、神州、华夏、禹甸、赤县,意思一样,但平仄不同,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又如以东风、惠风表示春季;以南风、薰风表示夏季;以西风、金风表示秋季;以北风、朔风表示冬季。也可根据情况选用。(2)用倒装句,如主移谓后:“粘衣欲湿杏花雨”;宾置谓前:“草色遥看近却无”。(3)可用救拗法。
5:把改好的诗自己吟几遍,看顺不顺口,听其音韵是否能和诗的感情配合起来。如感觉不妥当的地方,就作进一步修改。气顺则意畅,意畅则有神来之笔。如果实在觉得不好修改,可与诗友探讨,或者放放,等有灵感或者琢磨透了再来修改。艺术是需要多去修炼的。
细数拗救:
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本句自救
2: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本句自救
3: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
4: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
5: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半拗未救的
6: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半拗救了的
7: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8: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1:本句自救(孤平自救):
李白《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自救,首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一个平声字“天”救。
2:本句自救(特定格式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3: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字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三字都拗):
李商隐《登乐游塬》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出句“意”和“不”都拗,对句“登”字救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半拗未救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出句“一”字拗,对句未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出句“自”拗,对句“斑”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6: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既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1: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对句的“无”字既救了本句的“寂”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五”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2:王维《归嵩山作》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对句的“相”字既救了本句的“莫”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有”字。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3:李白《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对句的“盈”字既救了本句的“落”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不觉”二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总结:何谓诗人
人品加才气等于诗人,而真正的诗人是需要经历生活磨练,社会锻造,更不要强登高楼,不要抱怨坎坷曲折,心胸要宽广,做人要大气,别骄别傲。庸人往往败于懒散,有才的往往败于傲。诗是一个人品德表现,更是一位诗人的灵魂。诗很难,是很难,就像参禅一样,是个苦行僧。我不是诗词专家,也只是个爱好者,有空我很乐意帮助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对那些刚进入诗词领域的朋友我愿意竭尽所能,相信将来你们都比我写的好。这篇《一天学会格律诗》是我自学时整理出来和自己的一些心得,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斧正,以待完善。
如果大家实在感到这个太难,那就用普通话来写。基本上把一声二声归于平音字,把3声和4声归于仄音字。韵也要采用中华新韵,不能用平水韵,因为平水韵适合写近体诗。
区分:
一:凡b、d、g、j、zh、z六声母的第二声字(鼻属于去声四寘除外),都是古入声字。
二:凡d、t、l、z、c、s等六声母跟韵母e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入声字,都可从国语的读音来加以辨识,能如此,则对于诗的格律,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法,从发音上去区别,例如:阁发音发音短,舌头中间部分上抵舌尖下卷。还有就是入声字感觉发音需要舌头用力,这是我常用的分辨。具体大家自己摸索。
诗的种类:
一: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杂言诗。又分古体诗、入律古风、乐府、歌行、赋得、集句、联句、词曲、绝句、律诗。
二:古风用韵相对自由,平仄也一样。
三:词有词谱,平仄无拗救之说,只需要按照词谱来填即可。
四:绝句、律诗;首先是韵脚,首句可用可不用,偶数必须用韵,(韵表:平水韵,中华新韵,词韵:词林正韵)只要对照韵部即可,一首诗不可换韵部。(律诗首句可压邻韵,尾联也可)用韵规则,偶句用了平声韵,奇句尾字用仄,偶句用了仄韵,奇句用平声字。
五:平仄四种常规格式万变不离其中,
六:尽量避免重字在一首诗里出现。
七:绝句一般不采用对仗,也有起句不压韵,承句对仗的。律诗首尾可不对,颔、颈二联必须对仗,颔联不对首联对,称“偷春格”。基本有八种对法,初学着宽对、工对,流水对叠字对、反对最适合。
九种:
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雨、水和花、露和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沧为苍与蓝相对。
5 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 反对: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 错综对: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扇面对: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叠字对: 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八:绝句律诗都采用,起承转合,一首诗,在确定了主题(立意)并且选择好题材后,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安排这些题材来更好地表现主题。一般要求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题材主次分明,有起有结地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成一首完整的诗篇。说白点,就是玩文字组合。
古人论诗的章法,多主起、承、转、合。起是发端。承是承接。转是转换。合是结束。一章之内,起结转换皆应随意而发展,不可离题过远以致脱节。切记不可脱离主题。起句一般点题为主,有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可根据自己的构思和题目来写,切不可死套,承:接上句的起句。要衔接的上可铺述,一般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转句:就是承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也可从正题上转入意境,情景上,转句非常重要起承可直白,但转和结句(合句)一定要好好把握去写。打个比方,像你心爱的人表白,你怎得斟酌怎么去表白用什么样的语言打动她吧,诗也一样,多推敲,多修改。
初学要旨
一:贵有新意。二:律绝之诗切忌意杂。三:辞意最忌相碍与犯复
大家别老模仿前人写的,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不然,你写的东西,大家都不知道是在看前人的作品还是在看你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诗和琴棋书画秘不可分,琴:音乐也,棋:围棋布局,书:书法。画:形神,诗留余味,画留白,诗也一样。又像写散文,形散而神不能散,形我们可以理解为形状,比喻,修饰。神:意也~形也~精髓也所以建议大家多看别人或者古人写的资料,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怎么修改诗:
1:诗是浓缩的、取其精华,一首诗写好以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从主题的中心思想上去修改,删除离题的词,争取把每个字都能为主题服务。
2:一首诗里不要过多的使用叙述句,特别是抽象的叙述句在说明应交待的事项后,应多用形象化语言、比拟手法。
3:一首诗里不要出现雷同的词语和意思。
4:平仄不和理时:必须调平仄,方法有三:(1)换同义词或能代替的词,如中国、神州、华夏、禹甸、赤县,意思一样,但平仄不同,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又如以东风、惠风表示春季;以南风、薰风表示夏季;以西风、金风表示秋季;以北风、朔风表示冬季。也可根据情况选用。(2)用倒装句,如主移谓后:“粘衣欲湿杏花雨”;宾置谓前:“草色遥看近却无”。(3)可用救拗法。
5:把改好的诗自己吟几遍,看顺不顺口,听其音韵是否能和诗的感情配合起来。如感觉不妥当的地方,就作进一步修改。气顺则意畅,意畅则有神来之笔。如果实在觉得不好修改,可与诗友探讨,或者放放,等有灵感或者琢磨透了再来修改。艺术是需要多去修炼的。
细数拗救:
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本句自救
2: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本句自救
3: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
4: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对句相救
5: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半拗未救的
6: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半拗救了的
7: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8: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1:本句自救(孤平自救):
李白《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对句为避免孤平本句自救,首字“恐”拗,在第三字换一个平声字“天”救。
2:本句自救(特定格式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出句是特定格式句,即出句的“在”拗,“歧”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3: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字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句“不”字拗,对句“吹”字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对句相救(出句倒数第二、三字都拗):
李商隐《登乐游塬》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出句“意”和“不”都拗,对句“登”字救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半拗未救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出句“一”字拗,对句未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出句“自”拗,对句“斑”救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6:半拗救了的(出句倒数第三字拗):
既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
1: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对句的“无”字既救了本句的“寂”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五”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2:王维《归嵩山作》
流水如有意,莫禽相与还。对句的“相”字既救了本句的“莫”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有”字。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3:李白《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对句的“盈”字既救了本句的“落”字,同时也救了出句的“不觉”二字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总结:何谓诗人
人品加才气等于诗人,而真正的诗人是需要经历生活磨练,社会锻造,更不要强登高楼,不要抱怨坎坷曲折,心胸要宽广,做人要大气,别骄别傲。庸人往往败于懒散,有才的往往败于傲。诗是一个人品德表现,更是一位诗人的灵魂。诗很难,是很难,就像参禅一样,是个苦行僧。我不是诗词专家,也只是个爱好者,有空我很乐意帮助喜欢古典文学的朋友,对那些刚进入诗词领域的朋友我愿意竭尽所能,相信将来你们都比我写的好。这篇《一天学会格律诗》是我自学时整理出来和自己的一些心得,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斧正,以待完善。